校園網站建設
提問問題
列表
-
大學的四年時間過得快嗎?
查看答案>>
-
大學的四年時間過得快嗎?
查看答案>>
-
創建文明城市金點子
查看答案>>
-
如何規劃校園網的主干網絡
查看答案>>
-
校園網絡構建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各層級交換機一般使用什么型號
查看答案>>
-
計算機網絡 實驗八 校園網建設方案的設計
查看答案>>
-
校園網太卡怎么辦?
查看答案>>
-
什么是校園網
查看答案>>
-
寫一篇校園網絡設計方案
查看答案>>
如何規劃校園網的主干網絡
不論是主干網、部門網還是工作組網, 網絡拓撲、結構形式、傳輸速率、負載分擔等等,可供選擇的方案不斷地在更新、進步。 本文主要論述校園網中主干網的規劃和設計,討論各種形式的主干結構,以及路由和交換技術的選擇和安排。 一、建立校園網主干所涉及的技術 主干網絡用于連接各工作組網絡和全局的共享資源,其傳輸速度,工作效率及可靠性必須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主干網絡的互連結構是主干網絡設計的一個核心問題,路由(Routing)和交換(Switching)技術在互連結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 交換技術交換技術工作于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現在流行的交換機產品可以看作是一種簡單、 低成本、高性能、高端口密度的橋接設備。交換機和網橋相同的是,交換機根據每個數據包中的目標MAC地址作簡單的轉發, 轉發決策方案不需要判斷數據包深層的其他信息。交換機不同于網橋的地方在于交換機能以非常低的延遲轉發數據包, 能比橋接的網絡提供更接近于單一局域網網段的性能。交換技術可以用來調整共享和分離的局域網網段帶寬, 從而消除局域網之間的傳輸瓶頸。交換技術主要包括幀交換和信元交換兩類。 目前市場上可以提供的以太網、快速以太網、千兆以太網、FDDI、ATM、以及令牌環交換機。 其中千兆以太網交換機在主干設計中這兩年來備受青睞,一方面是因為速度快, 另一方面是因為它的技術繼承了傳統的以太網,比較易于接受,而且可靠。 A.交換機是一種更快的橋 交換機提供了很多和傳統網橋相同的用于網絡互連的優點。交換機用非常簡潔、 經濟的方法把網絡分段成更小的沖突域(CollisionDomain),為每個終端站點提供了更高的平均帶寬。 交換機是協議透明的,當工作于多協議的網絡環境時,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的軟件配置。 交換機可以使用現有的電纜系統、集線器、工作站網卡、不需要昂貴的硬件升級。最后, 對終端站點的透明特性使得管理開銷非常低,增加、移動、改變站點非常簡單。 交換機通常使用ASIC技術,這使得它以極小的延遲提供很高的數據包吞吐量,在這一點上, 它的性能比傳統的網橋有了很大的增長。 B.轉發模式 交換機的轉發模式基本有兩種:(1)即時轉發;(2)存儲一轉發 即時轉發交換機在接收到整個數據幀時就開始進行轉發,只分析數據包開頭的目標MAC地址。 因此,在即時轉發模式下,無論數據包的長短,其處理速度和延遲總是相同的。 單純的即時轉發交換的主要缺點是把錯誤幀也進行了轉發。原因是交換機開始轉發時,并沒有判斷數據包是否完整、 數據校驗是否正確。即時轉發交換應用于兩個相同速度的端口時,它能工作得很好, 但如果數據包從一個100Mbps端口向一個10Mbps傳送時,就需要一級緩沖。 存儲一轉發交換機在接收了完整的數據包并校驗正確之后,才開始進行轉發處理。這種方式可以避免轉發錯誤包, 并使得管理者可以定義包過濾器的控制流量和交通。存儲一轉發方式的缺點是,轉發延遲隨數據包長度的增加而增加。 (2)路由技術 路由技術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三層,與交換機相比,它的工作地依賴于路由軟件。 由于可以得到的協議信息,路由器可以作出更加智能的轉發決策。和交換機相同的地方是, 路由器為用戶提供了不同局域網網段的無縫連接。和交換機不同的地方在于路由器決定了網段分組的邏輯邊界。 路由器提供了防火墻的服務,它僅僅轉發特定地址的數據包,從而可以防止廣播風暴、 未支持協議數據包的傳送和未知目標網絡數據包的傳送。 為了完成路由工作,路由器需要具備兩項基本功能。 首先是路由器需要為各種網絡層協議創建并維護路由表,這些表可以通過手工配置,靜態創建;也可通過路由協議動態創建。 建立了路由表之后,路由器根據每個數據包中的協議標志,提取網絡層目標地址,并根據路由表作出轉發決策。 路由器可以根據很多因素選擇最好的傳送路徑,而不僅僅只根據目標MAC地址。這些因素包括轉發次數、線路速度、 傳送費用、延遲和交通狀況。這些智能特性還可用來增加數據安全、改善帶寬利用、對網絡操作實施的控制。 路由器的缺點是,復雜的數據包處理增加了延遲,與簡單的交換體系結構相比,性能較低。 路由器與交換機的另一個區別是,由交換機連接的網段仍屬于同一個廣播域,廣播數據包會在交換機連接的所有網段上傳播, 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通信擁擠和安全漏洞。連接到路由器上的網段會被分配成不同的廣播域,廣播數據不會穿過路由器。 二、校園網拓撲 一般來說有兩種拓撲結構可供選擇:集中式和分布式。網絡拓撲的選擇是根據網絡中關鍵性應用的應用模型來進行, 但同時要看到應用模型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改變,要注意設計的靈活性。 (1)集中模式 集中模式的拓撲中,業務集中在較少的幾臺服務器上,這些服務器被集中放置在網絡中心。 采取這種結構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它們是從主機系統中繼承的傳統應用結構。 第二,單一(或較少)的主機減少了數據庫一致性問題的發生,同時,這種模式簡化了管理工作。 這種結構的問題在于由于所有的用戶終端都需要訪問中央的服務器,網絡流量會匯集到網絡主干上, 這將導致傳統的共享網絡主干上交通擁擠,從而導致系統應用性能下降。幸運的是, 由交換技術提供的高速鏈路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辦法。由于具有高速度、低延遲的特性,交換機構造更好的響應速度。 低延遲意味著從客戶機到服務器之間的網絡連接所跨越的交換機數量對實際響應時間影響較小。 這種結構的主干可以看作是多級的、連接不同"星"的"星"。像小溪流進大河一樣,數據通信被匯聚到主干中, 所以中心交換機需要采用高速網絡技術,如快速以太網、千兆以太網、FDDI、ATM等。這種結構中, 中央設備將成為一個集中失效點,一旦該設備失效就會導致應用癱瘓,所以一定要選用高可靠、容錯性好的設備。 (2)分布模式 分布模式的拓撲中,往往把應用服務器設置在靠近用戶的最大集中點,支持分布模式拓樸的網絡, 要求把網絡用戶分配到不同的應用領域,每個應用域需要為所有域用戶訪問的主要應用提供訪問。 在分布模式的網絡中,我們可以由交換機服務器群的分布形狀看出應用域的物理表現形式。 用戶及其相關的服務器被連接到同一個交換機上,這種把客戶機和服務器都作為網絡葉節點的形式,使整個網絡的結構變得平坦。 可以采用這么一個簡單的設計原則:當一臺服務器需要被許多用戶共享且響應時間很重要時,就在那里放置一臺交換機。 把整個企業應用分配到很多的交換機/服務器群中,每個服務器中裝載了該域用戶經常訪問的數據和應用。這樣一來, 客戶機/服務器的事務就基本在本地進行,而網絡主干僅用于服務器間的數據同步。 這種結構的設計要點是,把服務器放置在最佳位置利用,分布式數據庫技術和交換機的能力使數據通信盡量發生在本地。 它的主要優點是,可以得到優秀的應用性能和響應時間。這種結構的主干可以看作連接不同"星"的"網"。 其流量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核定,以選擇足夠帶寬的鏈路。這種結構的"網"特性使得主干的容錯性能較好, 一個點的失效不會導致整個企業應用的癱瘓。但這種結構的管理比較復雜。 三、校園網的互連結構 (1)在數據中心設置低密度高速數據鏈路 工作組交換機分別配置于各樓層,它們為終端用戶提供獨立的或共享的10Mbps連接, 為工作組服務器提供獨立的高速連接,并用一根高速鏈路連接到數據中心的路由器上。 數據中心的服務器組連接到路由器的一個高速接口上,共享可用帶寬。通過調整每臺服務器運用獨立的或共享的高速連接, 來調節每臺服務器的網絡性能。中央的折疊主干路由器提供了各樓層交換機、服務器組以及廣域網間的連接。 由于路由器是工作在網絡層,它把整個網絡分解成不同的廣播域,并提供各個分離子網間的保密功能。在這種配置狀況中, 路由器是整個網絡的中心,交換機為邊界用戶提供了附加帶寬。 (2)在數據中心設置高密度高速數據鏈路 在這里,增加了一臺交換機為各樓層交換機、中心服務器組提供獨立的高速連接。路由器處于較邊緣的位置, 用于連接廣域網和其他需要互連的網絡。建筑物間的連接可以通過路由器,也可通過交換機進行高速連接, 由更大的范圍內的拓撲和安全方面的考慮來決定。這種結構需考慮的另一個問題是,高速交換機代替了路由器的中心地位之后, 可能會帶來網絡邏輯拓樸結構方面的改變。另外,這種互連結構在整個環境中采取單一的廣播域。 如果不能接受在同一個建筑中采取單一的廣播域,那么就需要配置多個高速的路由接口, 用來連接屬于不同廣播域的中央交換機。由于在中央服務器組和各個交換工作組之間不再存在直接的連接。 (3)具有冗余結構的主干 路由器有一個重要性能---支持冗余路徑,為我們建立可靠的網絡主干提供了方案。 四、結論 現在的網絡設計,越來越趨向于以交換為中心的結構,千兆以太網交換機、大型ATM交換機、 FDDI交換機的出現更為大規模交換主干的設計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穿越ATM建立
校園網絡構建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各層級交換機一般使用什么型號
看你的經費有多少啊。樓道交換機,也就是你說的接入層。這一層次的交換機你只需要考慮端口密度,其他都不重要。一臺48口不夠,那就2臺、3臺。當然經費到位的話還可以做主備冗余,或者機框式交換機,直接插3塊48口板就ok了。匯聚層則只需要背板的交換能力,比如你的樓道交換機是1G上聯,一共50臺的話,為今后擴容的多可以考慮多一倍的能力,100G以上的交換機能力就可以了。核心層的話一般都是總出口,也就是整個網絡的網關。根據你的上網方式,決定是要路由器,還是交換機。理論上這個轉發能力要和你匯聚層匹配,匯聚的上聯就應該是核心轉發的能力。但實際中我們的限制都在出口上。匯聚可以上聯20G到核心,核心哪來20G的公網出口呢?呵呵,個中奧妙要自己體會了。采購的話華為、中興的國產設備穩定性還是不錯的,價錢便宜可以考慮。預算多的話可以多買點維保,后期維護省心。再多的話可以考慮做冗余備份,一臺掛了也不著急。錢多燒的話,可以買cisco和juniper,沒別的好處,就是貴。
做一個課程設計,比如一棟宿舍樓,6層,每層30個宿舍,每宿舍4人,籠統就是一棟樓大概720人,48口的交換機得10多臺?我只是課程設計做的盡量逼真一點
還是要看你設計的要求你想壓低預算做的話,樓道里就用48口交換機。每層3臺,每臺前40個口布到每個房間,后8個口留著,根據你的流量模型布放上行線路。匯聚的話可以需要中端一些的設備,720人每人1M也要7.2G帶寬,匯聚的上聯要用10G的光口吧。可以考慮2臺匯聚做vrrp主備冗余,每臺48口交換機各用1千兆根線連到主備匯聚,做上行冗余。核心只要采購有10G光口的路由器、交換機,或者防火墻都可以,2臺匯聚同時上掛這個出口。當然也可以是雙核心冗余,2臺匯聚分別上聯自己的核心,組"口"字的結構。核心怎么定,要看你的出口是什么。是需要撥號的?還是固定的公網IP?是一根鏈路,還是有多條上行等。單上行,一臺核心就好。雙上行,做2臺效果更好。固定IP,任意設備都可以撥號或其他方式,用路由器或者防火墻,交換機不支持此類路由。
計算機網絡 實驗八 校園網建設方案的設計
你要學的東西可不少,網絡結構、網絡協議、服務器管理等。你可以先學CCNA,掌握網絡的基本維護方法,其中網絡協議部分可以根據你們校園網的具體情況有先擇的學習。再簡單了解網絡硬件和服務器維護。有時間再報班系統深入學習。
校園網太卡怎么辦?
可以給校園網客服反應或者把路由器的插頭拔掉,等幾分鐘重新插上即可。內容拓展:一、校園網是為學校師生提供教學、科研和綜合信息服務的寬帶多媒體網絡。首先,校園網應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先進的信息化教學環境。這就要求:校園網是一個寬帶 、具有交互功能和專業性很強的局域網絡。二、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平臺、多媒體演示教室、教師備課系統、電子閱覽室以及教學、考試資料庫等,都可以在該網絡上運行。如果一所學校包括多個專業學科(或多個系),也可以形成多個局域網絡,并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起來。其次,校園網應具有教務、行政和總務管理功能。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校園網絡建設已逐步成為學校的基礎建設項目,更成為衡量一個學校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目前,大多數有條件的學校已完成了校園網硬件工程建設。四、然后,多年來都對校園網的認識不夠全面,甚至存在很大的誤區。例如:認為網絡建設越高檔越好,在建設中盲目追求高投入,對校園網絡建設的建設缺乏綜合規劃及開發應用;認為建好了校園網絡,連接了Internet,就等于實現了教學和辦公的自動化和信息化,而缺乏對校園網絡的綜合管理、技術人員和教師的應用培訓,缺乏對教學資源的開發與積累等等。所有這些,都極大地阻礙了校園網絡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中所應發揮的實際效益。五、校園網是一個基于校園學習、生活、娛樂、游戲、創業為主題的SNS網絡平臺,是整合基于博客、空間、社區論壇、校友錄、群組、話題、相冊、音樂、WEB 游戲、網絡教學、P2P、流媒體、威客等眾多web2.0應用于一體的開放WEB操作系統,并采用最先進的WEB桌面操作系統技術實現。六、校園網致力于打造中國最大的校園互動網絡平臺。為校園提供全方位的網絡信息化服務,同時整合社會上其他優勢資源,讓校園網絡服務包羅萬象,應有盡有,也帶動其他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一條完整而巨大的校園產業服務鏈。
什么是校園網
校園網是為學校師生提供教學、科研和綜合信息服務的寬帶多媒體網絡。首先,校園網應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先進的信息化教學環境。這就要求:校園網是一個寬帶 、具有交互功能和專業性很強的局域網絡。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平臺、多媒體演示教室、教師備課系統、電子閱覽室以及教學、考試資料庫等,都可以在該網絡上運行。如果一所學校包括多個專業學科(或多個系),也可以形成多個局域網絡,并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起來。其次,校園網應具有教務、行政和總務管理功能。
寫一篇校園網絡設計方案
網絡工程需求分析第一部分 需求分析計算機學院是一所以計算機輔助教學,并有較大規模的計算機實驗室,學校擁有計算機上千臺,但由于目前各個系都是自己組建自己的內部網絡,采用的軟件平臺、硬件平臺和網絡結構各不相同,各系、各工作終端有自己的傳輸線路,傳輸速率不等,速率低且安全性、可靠性差,不利于統一管理。隨著學校網絡發展和各個學校之間互連網絡的建成,現有的網絡結構與水平已經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信息網絡建設。設計目標校園網的網絡化建設,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本校園網建設完成后能滿足學校現代化教學及管理的需要,實現教育現代化、提高教學水平,通過計算機網絡加強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為此本校園網建設將達到以下目標:1.實現教學管理網絡化,完成學校信息的采集、處理、查詢、統計、分析。同時實現各部門的辦公自動化,提高學校管理工作效率。2.發揮計算機教學中的作用,實現多媒體課件制作的網絡化,逐漸實現教師備課電子化、多媒體化。3.保證網絡系統的開放性、可持續發展性,便于實現今后集成視頻點播、遠程教學等功能。4.網絡系統必須安全可靠,保證教學的安全運行,并可以滿足學校的不斷發展的需要。5.校園網以internet的方式組織網內信息,實現校園網與internet的全面接入。實現數據共享和信息共享。設計原則計算機學院的規模、應用范圍和服務內容隨著計算機應用的不斷普及及不斷增加,因此在網絡設計上必須重視網絡的拓展能力。網絡系統具有統一的系統平臺,具有平滑升級能力,使系統能滿足用戶對應用處理不同程度的需求,以及逐步升級的發展規劃,以節約投資避免系統性能的閑置和浪費,網絡的拓展包括:1.網絡規模的擴展,包括網絡的地理分布,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2.應用內容的擴展,IP主干網絡不僅擔負數據傳輸的任務,包括其他視頻和語音服務也會不斷的增加到IP網絡中去,這就要求主干網絡設計必支持多種業務。3.網絡容量的擴展,隨著規模和應用的拓展網絡的傳輸容量也必須能相應的增加。網絡的靈活性體現在連接方便,設備和管理簡單、靈活,使用和維護方便。網絡的擴充性表現于數量的增加、質量的提高和新功能的擴充。網絡主干設備應該采用功能強、擴充性好的設備,如模塊結構、軟件可升級,背板總線速度高、吞吐量大。并在以下原則基礎上進行網絡的設計:(一)實用性校園網的特點決定了網絡系統必需要有實用與經濟性。實用性使得網絡便于管理、維護,以減少網絡使用人員運用網絡的難度,從而降低人為操作引起的網絡故障,并使的人掌握網絡的使用。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由于學校的建設資金有限,建網時應考慮利用和保護現有的資源、充分發揮設備效益, 而且要求網絡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所以在建設校園網時一定要使用性價比高的網絡技術和網絡設備,以節約建設資金。(二)先進性由于學校有大量的數據信息需要處理,因此要求網絡有較高的數據通信能力和較大的數據帶寬,所以網絡設備必須具備高速處理數據的能力。在網絡結構上使用技術先進的高速網絡,才能滿足大量數據傳輸與處理的需要。只有保持技術的先進性,才能使網絡系統適應不斷更新換代網絡技術,才能延長網絡的使用期限,提高網絡用戶的投資效益。(三) 擴展性隨著網絡用戶的不斷增多,使得網絡規模不斷擴大,所以在網絡設計時要求網絡能方便地進行擴充容量,才能支持用戶的需求。網絡系統應用能隨不斷發展的網絡技術而能夠升級到新的網絡技術和設備,從而延長網絡系統的使用期限。(四) 安全性網絡安全對于網絡系統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關系到網絡的正常使用。由于校園網與外部網進行互聯特別是和Internet的互聯,Internet是一個開放式網絡系統,它的安全性是很差的。因此安全問題更加重要。應該采用一定的技術來控制網絡的安全性,從內部和外部同時對網絡資源的訪問進行控制。當前主要的網絡安全技術有,用戶身份驗證,VLAN劃分,防火墻等技術。網絡系統還就具備高度的數據安全性和保密性。(五)可靠性與穩定性計算機網絡要求具有高度可靠情與穩定性,能有效防止局部故障引起整個網絡系統的癱瘓。為實現上述目的,應在網絡設計中提供拓撲和設備的冗佘和備份,使故障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恢復,讓網絡故障的發生和損失降到最小。三.校園網服務需求計算機學院目前有2000多名學生,計劃發展到3000~4000人,并已有多個單獨局域網布局結構,初步考察估算上網高峰時約有300~500臺計算機需同時并發上網。另外,學校招收學生當中有些是社會學生,需要用到遠程教學、視頻點播等,校內全日制課堂大部分根據現代化教學的指標,也需要增加多媒體授課系統及設備,需實施傳送大量的圖形圖像信息,所以應該著重考慮設計用戶的帶寬需求,同時為了打造學校的知名度,學校要求建立自己的網站。以往的辦公都是利用自己傳統的辦公設備,為了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學校也相應的應該建立現代化的辦公應用系統。用戶需求決定了該網絡系統的特殊性,按照用戶的要求,網絡系統須實現以下功能:信息共享。有關學校的各種資料,各種信息,如圖書資料,教學資料,一些最新的學校公告等可通過網絡進行查詢。信息交流。可通過連接Internet實現與外部資訊的交流和溝通,從而獲取當今世界的最新信息。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多媒體教學。如電子幻燈片、多媒體交互教學、電子白板等。辦公自動化。通過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實現辦公自動化,通過校園網絡來擴招新生、遠程教育,通過辦公系統實行辦公自動化,資源管理系統,統一管理校園信息,為學校節省大量人力物力。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對網絡的設計、選型、安裝、調試等各環節進行統一規劃和分析,確保系統運行可靠,經濟性,投資合理,有良好的性能價格比。四.校園網技術需求(一).網絡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和我們采用的網絡拓撲結構有關。考慮到大學校區,而且科教樓和綜合樓信息點較多,我們采用星型的網絡拓撲結構。這樣一來不但從布線的成本上可以節省開支,而且骨干鏈路也實現了冗余。學校將來要重點建設的綜合樓系統在這次工程中僅提供了交換機,同時配置了三層交換機,為將來的圖書館建設提供了較大的靈活性。 總體采用星型網絡拓撲結構,分為核心,匯聚和接入三層.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網接入.核心層。兩個中心交換機做核心(雙核心疊加2000M),匯聚層是1000M鏈路。匯聚層的主交換機與核心交換機鏈接時是兩臺核心交換機一起鏈接,但鏈接中有一條鏈路是備用鏈式法則路,要使用中的鏈路壞掉另一條才會自動起用。這種鏈路也稱(冗余鏈路)。全校所有上網計算機均通過各個樓棟交換機與該區域的匯聚層主交換機鏈接,區域匯聚層主交換機分別連到兩臺核心交換機,再通過路由與Internet連接。學校里分三個區:教學區、辦公區、生活區。教學區主要有圖書信息樓、綜合樓)、教學樓、體育館等;辦公區主要有行政樓;生活區主要有教師公寓、學生公寓、餐廳等。根據這些區分出教學子網,辦公子網,圖書館子網,宿舍區子網和后勤子網.根據學校的建筑物的分布,把校園網的主節點放置在圖書館三樓的網絡中心,教學區和辦公區的使用量很大,但生活區的使用量相對比較小,所以以圖書信息樓為核心,主干為千兆以太網向其他大樓輻射,建筑物之間使用多模光纖連接。同時,各建筑物都(五至八層為主),所以每幢建筑只需要一個1)網絡服務器 服務器運行網絡操作系統,是整個網絡系統的核心,它為網絡用戶提供服務并管理整個網絡。隨著局域網絡功能的不斷增強,根據服務器在網絡中所承擔的任務和所提供的功能不同把服務器分為:文件服務器、打印服務器和通信服務器。文件服務器能將大量的磁盤存貯區劃分給網絡上的合法用戶使用,接收客戶機提出的數據處理和文件存取請求;打印服務器接收客戶機提出的打印要求,及時完成相應的打印服務;通信服務器負責局局域網中最常用的是文件服務器。在整個網絡中,服務器的工作量通常是普通工作站的幾倍甚至幾十倍。(2)工作站工作站又稱客戶機,是用戶和網絡的接口設備,用戶通過它可以與網絡交換信息,共享網絡資源。當一臺計算機連接到局域網上時,這臺計算機就成為局域網的一個客戶機。客戶機與服務器不同,服務器是為網絡上許多網絡用戶提供服務以共享它的資源,而客戶機僅對操作該客戶機的用戶提供服務。客戶機通過網卡、通信介質以及通信設備連接到網絡服務器。例如有些被稱為無盤工作站的計算機沒有它自已的磁盤驅動器,這樣的客戶機必須完全依賴于局域網來獲得文件。客戶機只是一個接入網絡的設備,它的接入和離開對網絡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它不象服務器那樣一旦失效,正在使用這一功能的網絡會受到影響,可能會使網絡的部分功能無法使用。現在的客戶機都用具有一定處理能力的PC(個人計算機)機來承擔。(3)網絡適配器它是構成計算機局域網絡系統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連接設備,計算機主要通過網卡接入局域網絡。網卡的接口類型RJ45、BNC、AUI、SC、ST等。網卡的傳輸速率主要有10MBPS、100MBPS、1000MBPS、10M/100MBPS自適應網卡、100M/1000MBPS自適應網卡等幾種。(4)路由器路由器能容易地實現LAN-LAN、WAN-WAN和LAN-WAN-LAN的多種網絡連接形式。它最典型的應用在INTERNET上。路由器可以隔離廣播分組,使用時